澳大辦中國——葡語國家國際會議 多國專家探討藥用和食用植物
國際藥用和食用植物會議暨第三屆中國——葡語國家天然產物與生物多樣性會議,於2021年4月9至10日以線上結合線下的形式於澳門大學和陝西理工大學舉行。超過300名不同國家的與會者就藥用和食用植物進行深入探討。 會議由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 ...
國際藥用和食用植物會議暨第三屆中國——葡語國家天然產物與生物多樣性會議,於2021年4月9至10日以線上結合線下的形式於澳門大學和陝西理工大學舉行。超過300名不同國家的與會者就藥用和食用植物進行深入探討。 會議由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藥 ...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中華醫藥及轉化醫學研發中心啟用儀式暨澳門大學——華發集團聯合實驗室進駐項目簽約儀式"今(24)日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舉行。澳大期望通過中心和聯合實驗室實現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療法的高效轉化,推進澳大的科技創新、澳 ...
澳門大學今(14)日舉行“澳門大學40週年校慶-澳大學人研究講壇”第二講,由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副教授胡元佳以“一種突破性癌症療法的全球專利解碼以及對中國藥物創新的啓發”為題發表演說,為非專業人士解讀其最近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 ...
澳門大學今(14)日舉行“澳門大學40週年校慶-澳大學人研究講壇”第二講,由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副教授胡元佳以“一種突破性癌症療法的全球專利解碼以及對中國藥物創新的啓發”為題發表演說,為非專業人士解讀其最近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 ...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趙永華和卞鷹的研究團隊,聯合北京中醫藥大學院士王琦的團隊及鏡湖護理學院尹一橋的團隊,首次揭示中醫體質與澳門長者認知功能障礙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為延緩澳門長者失智症發生奠定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已獲國際補充替代醫學領域知 ...
由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趙靜帶領編著的《澳門大學校園植物誌》,是澳大首部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系統地介紹校園內植物的書籍,當中收錄了不少該實驗室近年重點關注、具嶺南特色的藥用植物,是相關研究的衍生研究成果,兼顧科研與科普功能。 ...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鄭穎的研究團隊發現皮膚及淋巴系統對於納米粒的攝取在免疫相關皮膚疾病如牛皮癬的治療中起著關鍵作用,而藥物粒子大小對其有一定影響,為新型抗牛皮癬藥物的研製提供思路。相關研究成果已獲《藥學學報》英文刊(Acta Phar ...
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陳美婉和王春明兩位副教授獲選為『青年岐黃學者』,表彰他們在中醫藥領域上卓越的成就和貢獻。『青年岐黃學者』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意見、培養造就青年拔尖人才”的國家級人才項 ...
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特聘教授李紹平獲美國藥典委員會(U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邀請,擔任為期五年的《美國藥典》(USP)草藥集東亞專家委員會委員。《美國藥典》在世界藥品及健康產品的質量控制 ...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多項研究成果於“第四屆醫藥與食品中植物化學物質國際研討會(4-ISPMF)”上脫穎而出,獲頒“最佳博士生論壇獎”、“最佳碩士生報告獎”及“最佳壁報獎”3個獎項。 全球共有67個國家和地區的食品科學與天然產物研究領域70 ...